以“接地气”的职业教育精准扶贫
全国人大代表、河南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李勤在议案中指出,由于中职教育实行免费政策,因此对于贫困家庭来说,让孩子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比中等职业教育更有经济负担。她建议“让高职的贫困学生也能享受到中职一样的资助政策”,这样有助于培育更多优秀的中国工匠,推动中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,为中国由制造业大国变为制造业强国提供更强有力的人才支持。而且,通过职业教育为贫困家庭中有就业能力的人员进行职业培训,能发挥职业教育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,用职业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。
国家重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心和态度有目共睹。然而,对于如何明确办学定位,引导职业教育真正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,尤其是让农村职教“精准扶贫”,我们仍有许多探索的空间。
当前,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令人担忧。十多年前,农村职业学校普遍缺少教学实训设备,导致“黑板上开机器”而影响育人质量。最近几年,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增加了,绝大部分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改善,专业设备的购置标准高、工位足、配套好,然而“有设备无人用”很普遍,大量高精尖的设备因闲置而浪费,少数学校甚至存在着项目配套设备多年未启封的怪象,专业师资缺乏成为阻碍农村职教发展的核心问题。育人质量上不去,农村职校吸引不了本地学生入学,留不住优秀教师,最终形成恶性循环。
国家早在2002年出台的《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》中就提出“普职比大体相当”的政策规划,却因农村职教拖了“后腿”而多年不能兑现。全国政协常委、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指出,“职业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最有效的路径,要让所有贫困者通过职业教育与培训改变自己的命运,为自己也为下一代创造更美好的未来”。要实现这一目标,使得农村职业教育能够助力精准扶贫,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,集中精力突破职教办学的瓶颈问题,实现对症下药、靶向治疗。
一方面,地方政府出台区域性的人才优惠政策,吸引有志青年到农村职业学校大有作为,解决专业师资紧缺问题,从根本上提高育人质量,使得农村学生因为能够“学到东西”而愿意就读本地职校,同时使得本地企业因能招到“用得上、留得住”的员工而支持职教办学,提升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。
另一方面,在政府层面统筹规划本地的产业布局和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,提高本地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的吻合度。专业设置“接地气”,可让企业看到“有人可用”的希望,也让学生看到“有业可就”的奔头。只有让毕业生愿意在本地就业而不是一味“东南飞”“向城市”,“一人入学、就业,一家脱贫”的良性循环才能最终形成。(作者王寿斌,系浙江永嘉学院教授、副院长)
- 最新内容
- 相关内容
- 网友推荐
- 图文推荐
[高考]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《软件工程》大作业答案 (2022-04-25) |
[家长教育]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? (2019-07-14) |
[教师分享]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伸缩门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回家乡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是风味也是人间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一句格言的启示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无规矩不成方圆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(二)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贪玩的小狗 (2018-11-07) |